serdftgy
艺术新闻

      ​中国双年展如何落地生根

      分享到:
      作者:李亦奕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04-02 08:39:18

        2022武汉双年展数字绘画装置《Cyberbobo》,成为武汉市民网红打卡地。

        1992年,中国首个双年展诞生,30年来,国内各种类型的艺术双年展已经成为一种广受公众关注的展览方式和常态化的展览模式,关注的焦点也逐渐从学术性扩展到有效性与公众参与性。在此基础上,中国双年展如何进一步创新,建立更好的运行模式?如何更好地彰显属于中国的独特个性、价值判断,推进各地双年展的多样性、表现性?2022年末至2023年初,相继开展的武汉双年展、济南国际双年展、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广州三年展,以及即将开展的成都双年展,都试图从不同主题和视角谋求新的策展理念和差异化定位,以期通过学术和实践的双重努力,探索中国双年展的特色路径,推进中国双年展的持续发展。


        “化作通变”:独特且有效的时代精神记录

        广州三年展从2002年第一届“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起,到上一届的“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再到本届的“化作通变”,已经走过了20余载。作为一个成熟的展览机制,广州三年展既是国际视野下的艺术联动,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同时,这一充满活力的展览机制又成为了一种精神力量,使广州这座丰富而包容的城市汲取到更多“前沿”文化精神,不断拓展更广阔的对话平台。

        过去三年,疫情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和世界、人和人、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而艺术作为人和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正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那么,一个以“变”为特征的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艺术又将何为?面对全新的语境,广州三年展力求提出阶段性的问题,策展人从各自的视角去探查“变化”这一话题,展开了“边缘”“慢板”“触屏”“内生”四部分片段化的叙事,并邀请到来自更加广泛文化背景之下超过5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及团体参展,拉开一场 “变通以趋时”的当代景观。

        两位来自中国的策展人吴洪亮与姜俊分别以“边缘”和“内生”为题,关注四十余载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变化。“边缘”板块,展开了对中国当代艺术样本的另一种书写。聚光灯不再集中于对标志性文化符号的梳理与呈现,却试图寻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被忽略或散落的碎片化的文化记忆。“内生”板块,则将视角投入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性”的变化与发展的反思。它根植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本土视角向内反思,向外展望,形成了独特的、内生的文化气质。两位国际策展人的板块:菲利普·多德的“慢板”和艾墨思的“触屏”则给出了更多样化的切入角度——但同样是基于在地性的国际化考量的结果。慢艺术尝试给出一种应变的可能,它回归到材料的本体语言,回归到创作与手做的经典关系,重新思考创作的意义。同时它反对艺术的商品化逻辑,将时间从市场化的商品属性中解放出来。板块“触屏”触及科技领域的讨论,但它更多是试图从人的物质性角度去切入关于技术变化与速度的思考:当科技深刻地嵌入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未来时,如何在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物质与非物质间变化的伦理中自处与相处。

        “深入探讨展览如何在历史维度中‘思变’,在当代观察中‘应变’,并构想未来可能的‘转变’,以四部片段化的叙事折射时代的光斑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多元文化、在地性与全球化之间的思考以及对于传统媒材的关注,我认为是其中比较共同的关注点。”展览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说,当下的世界正在面临着不确定性,来自世界各个角落庞杂的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量级和速度交织在一起,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时代语境。我们置身其中,与其共振。艺术作为对复杂世界的感知与表征,是每一个时代切片的记录者和对话者。相较于上一届的面向未来,本届广州三年展有一种回望的姿态。而回顾从来不是为了单纯的纪念,当我们把观察的视野扩展到更长的历史阶段和更广的空间维度,今天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巨大变局显得更为清晰。

        从这个意义上说,双年展绝不仅是“美术展”,而是有主题、有策展团队,并对主题有所创造、有所反映、有所突破的艺术展,如此才能称之为双年展。在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看来,艺术是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除了探索“新”,还要对新事物、新形式、新未来和新观念抱有批判性意识,“从而使得我们人类在技术高度发展的时期,不忘我们是一个人,要保持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而不是成为机器的附庸。这也是我们当代艺术需要完成的事情,所以我们的每一件作品,其实并不是新技术的展示,而是对于各种新的可能性的反思、反省,甚至是一种反叛。”


        共生、包容的文化智慧与深意

        如果说,双年展是一种视觉文化的思考和实验,其作品的肌理表现为对周遭事物进行的深刻探索、思考,以及新的表达,那么,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则是紧紧围绕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趋向,试图建构中国特色的双年展。展览以“共生世界”为主题,汇集来自全球22个国家221位艺术家的271件当代艺术精品。自展览开展以来,每日有数以万计的观众从各地奔赴山东美术馆、济南市美术馆两大主展区,看展览、拍照片、社交平台秀打卡……花式玩转双年展。高人气、火出圈的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流量密码”?又会产生怎样的社会价值?  

        一方面,得益于大体量的装置和影像类作品的呈现,相较首届济南双年展这类展品增加约三分之一,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感更强;另一方面,展览还大幅增加了AR、VR、人机交互、3D打印、影像互动等科技应用作品的数量,大量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强调互动性和参与性,推动艺术与科技跨界融合,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展览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展城交融,除了山东美术馆和济南市美术馆两大主展区之外,还联合9家艺术机构共同主办了九大平行展览,助力济南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生态。  

        众所周知,山东济南是一个传统文化比较深厚的城市,如何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进行新文化、新艺术的创造与展示,应该说济南国际双年展做出了有力的尝试,具有典型而深刻的代表性意义。总策展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表示:“‘共生世界’的策展构想注重从齐鲁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中,继续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跨越民族、地域、文化的思想价值,通过多维艺术形态的再认识、再阐释,从而建构当代与传统、现实与虚拟、人与自然、地域与世界等多个维度,倡导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借鉴、相互融通的共生性,尊同敬异、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包容性。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回应时代呼唤,彰显人类共同价值,谱写共生、共建、共享、共赢的国际艺术交流合作新篇章。”  

        显然,双年展对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非凡的,而美术馆与城市的共生发展也尤为重要,双年展基本上都在美术馆举办,都发生在城市中,正是城市和美术馆所形成的合力推动双年展的发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说:“在城市文化和城市品牌的建设中,一个美术馆的体量和质量直接反映了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美术馆对城市品牌的连接以社会参与为基础,一面是其空间属性的社会性所决定,另一方面也是美术馆的社会责任使然。美术馆作为艺术与社会、人类与自然、思想与现实、传统与当代的交汇之所在,是城市、是公众获得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来源,更是万物融合共生的重要体现。今天的城市发展不仅需要美术馆,还需要从规划、定位、角色等方面重新建立对美术馆的认知。美术馆建设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城市因艺术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在新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认识美术馆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挖掘其所蕴含的知识能量,以艺术赋能城市发展,共同推进美术馆与城市的共生发展。”  

        双年展与美术馆建设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点在2021成都双年展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成都市美术馆新馆的开馆展,展出了来自35个国家的272位艺术家的506件作品,其学术水准和展览规模,不仅为新馆此后的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也为新馆的推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而110万人次的观众,更是为美术馆建立了广大的受众基础。与此同时,坐拥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现代化美术馆,作为成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美术馆,也为举办高品质的大型艺术展提供了场地、设备和环境的保障。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介绍,目前,新一届的成都双年展正在筹备中,以双年展为契机,美术馆在推动本土艺术发展中,能发挥更多的纽带和平台作用,而美术馆作为双年展的落地组织机构,一支在学术研究、展览策划、场地管理、公共服务方面持续成长的队伍,为双年展的持续举办和品牌影响,都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建构可持续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

        尽管国内已有不少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相继举办过双年展,但不能否认中国的双年展正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有一些双年展首届办完,就没能再持续举办下去,最后不了了之了。这是因为我们此前的双年展还没有形成一个连续性的、常规性的有效机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春辰认为,一个完善机制的形成需要四方面的合力:首先,组织和出资的当地政府要认识、理解并充分支持,双年展有自身的专业化需要遵守;其次,双年展的举办需要一个稳定的、专业化的组织机构来承接;再次,就是政府或者相关赞助单位,要给予双年展这样一个城市文化品牌持续的资金支持;最后,要有意识地遴选、建立一个专业化、国际化的策展人库,让全球范围内优秀的、能调动各方社会资源的策展人为本地的双年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真正有影响力的双年展主题。  

        在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洪亮看来,一个双年展要想长期稳定地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长期战略,而作为策展人,首先要对举办展览的城市有更深层的认知,尤其是站在国际的视野进行在地性研究,“目前许多城市在做双年展时,在这方面的考量还不够,双年展的选题是否有明确的指向性?作为当代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双年展,每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都是大家热议的,但中国双年展的话题性好像要弱一点,从这点来看,如果不能建构出一个可持续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双年展举办两三届后大家就会感觉疲劳,没有兴趣了。此外,除文化意义之外,双年展还是文化带动城市凝聚力、打造城市品牌的一个重要手段。相关从业者不仅需要考虑双年展的学术价值,也需要正视双年展文旅项目的面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方面,威尼斯双年展等全球知名双年展的管理和盈利方式与其高水准的艺术价值一样,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冯远用“中国气质、国际视野”8个字来概括济南国际双年展的定位,既不是套裁西方艺术评判标准和话语体系的所谓“国际化”,也不是侧重于中华文化场域之中继承创新的本土化双年展,而是一个立足于世界文化多样化背景的当代中国艺术话题,这显然也符合中国双年展的发展定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认为,“中国双年展”的提出,带有文化自觉和艺术史意义。如何在本土用国际化的概念来实现文化主场的彰显?如何实现有效的东西文化的交流?“双年展尤其要关注的是题材的相通性。边界的离散并不意味着创作与批判标准的失语,而是基于动态化和多元性发展的文化表征所呈现出的自觉的应对。所谓的共生,是相互之间产生化合反应,是真正有效实现交流的共生。中国双年展的概念发展和内涵延伸是美术体制、文化艺术发展体制中,拓宽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实践。”于洋说。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8(s)   6 queries